第十四届住博会 大话地产之城市公共艺术研究中心专场

发布时间:2015年08月28日    浏览次数:6233

【返回】

 

 

“中国明日之家2015”大话地产系列论坛活动从2015723日开始正式拉开了序幕,在前六年举办经验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参加企业规模有所扩大,探讨主题也更为深入。本期大话地产活动围绕跨界、公共艺术与人居环境的大融合及发展前景展望等话题展开。

 

   时间:2015723 1500

   地点:搜房网二层直播间

   参会嘉宾:

   刘美霞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处长

   吴鹤林 城市公共艺术研究中心主任

   王志斌 城市公共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

   王明贤 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筑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国家画院公共艺术院建筑设计院研究员

   赵路兴 城市公共艺术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吴宜夏 城市公共艺术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秘书长

     丹 城市公共艺术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

 

论坛实录 

 

刘美霞:大家好,很高兴开始中国明日之家沙龙活动。第十四届中国国际住宅产业暨建筑工业化产品与设备博览会将于99日在新国展召开,欢迎广大网民去看一看跟住宅、建筑相关的技术和文化,为打造一个我们共同的中国明日之家,实现我们的家园梦想一起努力。

今天的主题是“跨界:公共艺术与人居环境的大融合”。今年住博会新增加了城市公共艺术研究中心作为承办单位。我们想把住宅、建筑、人居环境跟艺术更好地结合起来,使得万众创新不仅仅是技术创新,这一部分住博会主办的牵头单位——住建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十四届以来一直在探索。我们不仅仅关注科技、技术,也希望文化艺术,通过建筑,通过产品,传承我们的传统文化,传承公共文化,使得城市在发展的过诉讼程中,城镇化过程中更有品位和质量。三

今天我们邀请搜索到了城市公共艺术研究中心吴鹤林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筑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国家画院公共艺术院建筑设计院研究员王明贤老师,还有城市公共艺术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房地产研究会公共住房政策委员会秘书长赵路兴主任,以及城市公共艺术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秘书长、中国中建设计集团城乡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文旅度假研究中心主任吴宜夏院长,另外还有城市公共艺术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李丹。

很高兴各位嘉宾的到来!今天我们就公共艺术与人居环境,与建筑之间的关系和广大的搜房网民进行一个分享沟通和交流。到底什么是公共艺术,建筑与公共艺术有怎样的关系,想先请王明贤老师跟广大网民分享一下。 

 

 

王明贤:对于什么是公共艺术,可能大家有不同的解释。我个人觉得公共艺术的特点在于它的在地性、公共性和当代性,而一个好的建筑其实恰恰也于它的在地性、公共性和当代性,所以一个好的建筑其实就是好的公共艺术。那么公共艺术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因为上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整个国际艺术的发展,艺术从高雅的殿堂走出来,走到大众生活中,所以实际上公共艺术是大众生活的艺术。我们看到目前中国的城市跟建筑的发展,一方面城市化进程非常快,城市发展非常迅速,但城市面貌千篇一律,感觉城市失去了空间诗意,而公共艺术恰恰是使城市建筑增加诗意的艺术,所以我觉得公共艺术对城市发展非常重要。

刘美霞:建筑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生活的城市是由各种各样的建筑构成的,包括公共建筑,也包括住宅建筑等等,各种各样的建筑围绕在我们周边,有人悲观地认为我们生活在水泥钢筋构成的丛林中。有的人希望我们的家园更加宜人,更加和谐,更加具有美感,能够随时随地感受到艺术和生活结合地非常紧密,但是说起艺术,好像我们普通人总觉得是类似梵高的绘画、油画这样的东西,似乎离我们生活是很远的事情。我想请吴鹤林主任给我们讲讲我们国家在公共艺术这方面有哪些发展,这几年有哪些代表性的项目,和网民分享一下。

 

 

吴鹤林:刚才王明贤老师说到公共艺术概念实际上是西方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提出的,实际上公共艺术最重要一点就是公共性。我们国家是在上世纪90年代以后,像孙振华、王中、王明贤老师这样的学者、理论家、批评家把公共艺术的概念引进中国,他们在理论和学术方面做了一些准备。随着我们国家的城镇化建设,城市建设方面非常快,中国经济建设取得了非常可喜的成绩,但在此过程中,我们也失去了很多东西。比如说,对资源的过度开发,过度消费,甚至对于环境的污染,我们都付出了沉重代价。但是从当前来说,我们已经意识到这些问题,如何改变这种局面,公共艺术将是实现改变的一种方法。习主席就曾提出城镇化建设要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实际上,这是非常高的要求。望得见山,首先一点就不能有污染,现在雾霾很重,不可能看见。要看得见水,当然这里的水是小桥流水,而不是臭气熏天的污水。说到乡愁,我们是农业大国,几千年来我们的祖辈们生活在这个环境当中,留下了很多文化遗产或者文脉,我们应该一直继承下去,可是改革当中却忽视了这一点,有很多受到了影响。从目前来说,公共艺术可以是实现习主席提出的这种理想的一种方式。

刘美霞:因为曾听您聊起过公共艺术和城市结合很好的范例,比如长春雕塑公园,能否给我们简单介绍一下。

吴鹤林:公共艺术的成功案例国内外都有,比如芝加哥的云门,澳大利亚的墨尔本等等。就我们国家的公共艺术来说,长春雕塑公园是公共艺术,是艺术家们创作的艺术品组成的雕塑公园,但与我们所追求的真正具有公共性的公共艺术还有差距,公共艺术的概念应该更宽泛。

刘美霞:上世纪90年代盖了一些房子,方方正正的,都差不多,这种建筑叫艺术吗?

吴鹤林:从广义上应该叫艺术,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烙印,在那个时代就是那个样子的。我们现在提倡的是多样性的艺术,提的要求更高一点。不论从艺术角度,还是从使用方面都需要更高品位。

刘美霞:我觉得艺术好像有些远离我们的生活,似乎只有搞艺术的人才有资格谈论艺术。对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说,好像很难觉得艺术跟我们的日常生活有多么大的关系。大家也对北京的城建,包括其他城市的城建有很多批判,比如原来的好多四合院拆掉了,把我们城市的历史文脉割裂了,好像我们经常可以在微信上的文章上看到。但说到底如何让公共艺术进入到我们日常生活环境中,我想请吴宜夏老师就这点帮我们网民梳理一下。 

 


吴宜夏:关于这个话题您刚才给我开了个很好的头。对于很多普通老百姓来说,艺术离大家很遥远,这就是为什么要有公共艺术。自古以来艺术就是为少数人服务的一种形式,但是随着人类的发展,尤其是跨入21世纪,我们的城市,还有我们的生存环境都发生了非常深刻的变化。在这个变化过程当中,我们的城市越来越具备公民服务的公共性属性。大家来到城市,在街道上生活,在这里买房子,居住,享受公园、街道的一切设施,这种叫公共生活。而这种公共的生活,随着我们人类未来的发展方向是要让城市成为集聚体,更大程度的节省资源,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促进经济的发展,因此更需要一种更加适合人类居住的环境,那么在这个过程当中,实际上这种公共的空间就对于艺术的交流发生了非常深刻的一种相互需求和一种依赖。

我想从两个角度来谈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首先,我也是普通人,我对我的生活环境有自己最直观的感受,另外是从我是一名设计师、规划师的角度。

首先,从我是城市普通居民的角度。和国外的城市环境比起来,我们总觉得我们的城市缺少一种东西,这个东西到底是什么?这是一个基本问题。人人都希望自己的生活环境更好更舒适,我们如何让我们的生活环境更宜居,更让人们休闲、回味,和城市共同进步,这个诉求这么多年来作为从业者,我们的专业人士一直在探索如何把我们的环境,我们的规划体系,我们的设计体系更好地向国外看齐,提升我们的设计能力和水平。我们越来越发现公共艺术通常意义在过去是艺术装饰品,而慢慢变成生活必需品,变成城市必要的基础设施层面问题。最近我的研究课题是“城市公共空间如何与设计体系相对接”,在研究过程当中有一定的成果。比如说提出来公共艺术对于城市这个层面这些定义,这个定义现在非常多,我们的研究认为城市公共空间当中视野内的很多范畴都可以纳入到公共艺术涵盖的范围,建筑、景观,除了这些能看到东西之外还有城市街道、城市家具、标识都是城市公共艺术当中的一部分,这样公共艺术内涵就变非常广阔。我本人也有中央美术学院的教育背景,大家知道很多艺术家前些年从事专业艺术创作,雕塑、各种形态的城市艺术小品等等,毫无疑问是公共艺术作品当中的一部分。现在设计师、艺术家向外进一步扩张,把我们的城市整个变成大艺术体系。我们可以把我们对艺术的理解,将艺术创作融入生活中方方面面的很多元素之中,这样一来我们城市就会距离我们心目中更人文,更激情的都市生活越来越近。

不管作为普通人,还是作为设计师,我特别希望未来这个领域随着国家对公共艺术、人居环境越来越重视,通过经验和积累,进一步改善城市人居环境,这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个人理解。

刘美霞:从我的角度,比较关注建筑如何在每个城市中有它的标志性,不像现在大家都说,到杭州,到北京,到广州城市的面貌、街道都差不多,特别没有识别性。现在住建部在推进建筑产业化,如何在建筑产业化过程中和公共艺术进行一个更深层次的融合,使得城市能有识别性。比如去杭州就感觉杭州跟别的城市绝对不一样,有它自己的特点,一下飞机觉得这个城市跟我去过的别的城市不一样。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如何去实现?这个问题不知道吴院长、王老师有过思考吗?

吴宜夏:我来谈谈我的想法。我是做城市规划和景观园林设计的,您刚才谈到的风格问题是业界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建筑形态的背后真不是特别简单要把房子做成方的还是圆的,风格背后有巨大的看不见的推手。这个推手是什么?是这个时代,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及所有背景融合产生的,我认为是一种文明或者文化高度。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回过头来回溯人类艺术的发展史,每个时代有其自身风格。很多艺术史学家寻找风格背后与时代的关系。比如,长安街为什么是现在这个样子,有它的时代烙印。我们这个时代的规划师书写这一代艺术史的时候留下了什么风格或语言,是千篇一律吗?现在每个城市几乎是完全一样的高楼大厦,我们把过去很有特色的小街巷、小村庄拆掉建成一排排的房子,还是奇奇怪怪的建筑?这个问题是对这一代人建筑师和设计师提出的时代课题,就是这一代人会给后代留下什么。改革开放30年当中,我们一直在探索。我们意识到我们拆了很多好东西,也建造了一些奇奇怪怪的建筑,大家也在反思。现在大家开始意识到需要寻找新的风格。这点上我是比较乐观的,看到了非常好的倾向。我觉得现在看到很多这方面的探索,而且看到过比较好的作品,当然还没有形成主流。我觉得未来我们在寻找城市的特色,建筑的风格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如何破解千城一面的问题,不仅仅是城市规划的问题,还需要综合城市产业的发展,整个城市的生态基底,城市如何跟山水融合,建筑如何更舒适,土地如何集约,城市家具……从宏观到微观,如何从宏观层面把握城市的面貌,如何从微观层面建立建筑风格,抓住区域的乡土特点,做出有原创性、有文化、有品质的作品,为子孙后代留下,是这一代建筑师共同探讨的问题。

刘美霞:这是一个很大的责任,而且外部性特别强,这不可能完全说是地方政府的责任。怎么能把这个城市环境与社会经济、人口、发展有效结合起来,变成一个内在的力量,而不仅仅光把城市弄漂亮,不知道该谁为此付费?尤其是房地产开发企业作为经济利益体,不可能为了达到公共艺术所要求的境界就不惜血本,赵主任对房地产业、对公共艺术都有很好的研究,请赵主任与网民分享下您的想法。

 


赵路兴:十四届中国住博会第一次把城市公共艺术相关的内容引入,等于把城市公共艺术与住宅产业化结合在一起,我感觉完全是我们现在整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阶段性要求,也是一个必然客观的要求。从大的方面来讲,我们国家正在改变经济增长模式。从城市实际来讲,现在不管是从城市规划,城乡发展的角度上,十三五时期不可能继续摊大饼式的城市扩张发展模式。现在提出城市要内涵式发展,甚至上海提出城市更新这样的发展模式。我国的房地产经过大概15-20年的大发展,正处在转型期。以往传统的每年10亿到15亿平方米的超高速大规模发展阶段也到了一个转型期。我想在这个时候,我们谈城市公共艺术怎么能够进入到房地产领域,进入住宅建设领域,甚至通过进入住宅小区,美化环境,使每个人都享受到公共艺术,提升大家的生活品质,我觉得应该说是时代的要求,我想这是一个大的背景。

我们国家今后几年到2020年是实现全面小康的一个阶段,全面小康除了硬的东西必须有软的东西,就是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和人的精神享受,精神愉悦,文化品质提升,这两个结合在一起才能够叫全面小康。具体在房地产领域,上世纪90年代初的时候人均住房面积只有10平方米左右,当时住宅短缺。这么多年房地产发展解决了住宅短缺问题,所以专家谈到我们房子盖的从南到北千篇一律,方方面面实际上没有得到应有的品质提升,主要是短缺这个突出矛盾和压力造成的。当然经过这么多年,大概15年左右的发展,我国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33平方米,应该说,已经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当然这里面有各个收入群体之间分配不公的问题,需要通过住房保障来解决,总体短缺矛盾基本解决。短缺矛盾基本解决以后,下一步我觉得可能有两个事情要做:第一,就是我们的增量房地产尽管不会像过去那么大规模,还是会维持在比较大的规模上,但是这种增量房地产不可能是过去以单一住宅为主,可能需要多种。比如,进入老龄社会以后的养生、养老地产,不能只是单纯盖一个房子,盖一个房地产平台,而是通过开发建设,更主要打造一个适合中老年人生活方式和生活业态。除了盖房子以外达到生活方式的改变,生活品质的提升,这里头必不可少城市公共艺术。到这个时候,房地产就不再是简单地种几棵树,实现多少绿化率,多少容积率了,还需要引入公共艺术概念,使各种业态的房地产能够体现公共艺术,包括建筑形态、建筑符号、绿化体现公共艺术。座椅符合中老年需要,符合儿童需要,又符合公共艺术一些理念,这些东西都是需要做,我想这些可能是今后我们开发建设的目标。

另外还有更重要一点,经过这么多年的房地产开发建设,我们国家有巨大的存量房地产,现在还没有很权威的数字。存量房地产只住宅这一块就大约超过200亿平方米。这么大的存量房地产在解决大家居住问题以后,就它本身来说,从功能上,从环境上,从美观上,都存在很多问题。最近两三年各个城市都在这方面做大量的改造,包括外立面改造、小区绿化、停车位改造,等等。现在需要强化我们在这种今后大规模促进旧住宅小区综合改造过程中,能够通过城市公共艺术和住宅产业化这么两个一个软一个硬的东西结合,将我们巨大的200多亿住宅进行改造,能够真正方便我们生活,宜居、美化我们生活,陶冶情操。住博会城市公共艺术能够跟产业化结合可能更容易能够体现或者实现我们原来上海世博会提出的“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追求和目标。

刘美霞:作为今年第一次把公共艺术引入中国国际住宅产业建筑工业化产品与设备博览会应该是一次探索。我个人认为,这条路非常长,将公共艺术理念与低碳环保绿色建筑理念结合使得城市生活更美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真希望不仅仅我们业界人士,更希望广大消费者都能参与进来。刚刚赵主任提到老旧小区改造,既有建筑数量如此庞大,谁来进行改造,谁付钱进行改造,融入公共艺术的话,品位的提高由谁来指导,谁来决定这些都是问题?大家的讨论很大部分集中在老旧小区的改造上。老旧小区的基础设施,比如水电管线这方面,尤其是管线经过2030年以后,基本上老化了。欧美国家的很多城市大家都觉得去一次不够,因为它有城市积淀,基本都是多层低层住宅,高层建筑就在几个大城市里比较多一些。而我们国家集合式住宅非常多,换管线是一件非常让人挠头事情。比如说上下楼20户人家,有的人同意,有的人不同意,有的业主在,有的业主不在,谁来做决定?谁来出这笔钱?纯粹由政府掏的话,纳税人的钱是不是足够支撑400500亿平方米面积的老旧小区改造?这些都是非常复杂的问题。对我们建筑行业来说,有很多很多这样的问题。不仅仅是说建筑设计本身的事情,我们要引入公共艺术,要提高它的品质,更需要大家来参与。所以如何充分利用我们住博会平台,使得大家有这样意识,是本届住博会引入城市公共艺术研究中心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一块李丹做了大量工作,我们想请你把今年公共艺术与住博会的结合给我们介绍一下。

 


李丹:刚才听专家讲这么多,很多人都觉得艺术是艺术家的事,跟大家没有什么关系,这和整个中国的教育环境和美育教育的缺失都很大关系。这次住博会把城市公共艺术作为一个重要板块,我觉得住建部很有考量。一方面,公共艺术现在很大程度局限在专家专业圈子的探讨,大众对公共艺术不甚了解。在这样的情况下把城市公共艺术放到住博会这样的建筑类展览,首先面对和普及的就是与建筑行业密切相关的这一群人,把公共艺术理念向他们扩展出去。另外,我们这次的展览也引入了一部分艺术品和艺术衍生品,不单在公共环境的艺术品,在像家庭内部私密空间都有艺术品,从外部空间到内部空间都可以满足大众对艺术品的欣赏需求。

刘处刚才提到公共艺术品谁来买单的问题,这在国外已有成熟的运作模式。国外公共艺术比较发达的国家大多都有公共艺术百分比计划,成立公共艺术委员会来负责艺术家的筛选,公共艺术品的评选和建设。我们也是希望通过这个展览把这些信息普及到大众当中去。

王明贤:公共艺术百分比计划规定,将公共工程项目总造价的百分之多少作为公共艺术经费。

刘美霞:国内的建筑预算真没有这一块。

李丹:在福建泉州公共艺术百分比计划已经在一部分地区实行。王明贤老师他们一直在推动百分比计划能够在中国推行。

在这次的城市公共艺术与人居环境展中,我们特意开辟了2000多平米的展场作为神秘中场。通常我们认为公共艺术可能只是包括建筑、园林、雕塑等一些很固态的东西,其实公共艺术也包括一些舞蹈、戏剧、活动等活态的形式。在神秘中场中,我们也会把一些活动融入进去。

我们展览的主题是“城市再出发”,就是希望中国城市在已经满足基本需求之后,向更人文、更生态、更宜居的方向更进一步,所以我们这个展览其实也是希望通过这样一个活动来推广普及这种理念。另外,住博会本身会有很多建筑类的厂家展出建筑类设备和部品。像吴宜夏老师说的,公共艺术背后其实是整个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的大背景,公共艺术所体现的内容所用的材料都和社会的大背景密切相关,比如铺什么样的步道砖在满足美观需求的同时又能满足生态环保的要求,这些都需要这些厂商与公共艺术家共同探讨。城市公共艺术中心也希望通过这样展览,与建筑类厂商深入交流,推进中国城市人居环境的改善。

刘美霞:李丹主任提到的百分比计划,我在网上专门搜索的跟公共艺术有关文章有所提及。艺术百分比计划的基本含义是用艺术来从事环境建设,使艺术与周围环境融合,从而形成新兴公众艺术,基本做法是从中央政府到各级地方政府通过有效立法形式规定建设新建筑的时候从公共工程建设总预算中提出若干百分比作为艺术基金,用于公共艺术品创作开支。这种做法依靠立法和政策使公共艺术建设的实施基金有很好的保障,使得城市公共艺术顺利健康发展。可见,建立很好的机制来保障艺术和建筑充分的融合,才能使得我们的城市更加宜居、更加有品位感。大家都有这种感受,到欧美一些稍微有点艺术感的城市都觉得特别有底蕴。我想请王老师给我们介绍一下,您接触过国外的一些依靠百分比计划建成的案例,他们具体的运作机制是怎样的?

王明贤:国外的公共艺术建设百分比各个城市不太一样,比如1%2%3%,但基本上都有一定的经费保证。在中国现在很多城市也开始注意到这个问题,包括中国台湾,公共艺术百分比已经列入法案,做的非常好,所以我觉得还要大力呼吁这件事。我觉得这个目前在中国大量推进可能没有那么快,但是我们要开始呼吁,所以在住博会这样的重要展会上设立公共艺术展,实际上也是呼吁的一种形式,国家也会慢慢开始重视。

这次公共艺术展上的神秘终中场是很有意思的展览。刚才大家提到中国城市发展中的最重要问题就是把大量旧建筑全拆掉,盖出一大批毫无特色的建筑出来,造成现在的千城一面。我们现在有很多建筑师都在考虑这个问题。有一个叫张科的年轻建筑师,就在一个老四合院做了7平米书屋,建造起来后变成整个四合院中进行公共交流非常好的地方,非常有文化品位。这个建筑虽然很小,但是很有影响。整个世界现代艺术的发展就是现代艺术从象牙塔、博物馆中走出来。看一个民族的文化不是看它的博物馆里有多少艺术品,而是要看它的大街小巷,看它的广场,甚至看它的小区里面有什么样的文化,有什么的艺术,这才是真正民族文化素质体现。公共艺术实际上就是解决这个问题。中国公共艺术的发展才刚刚开始,跟国外有很大距离。如果在一批有理想的建筑师、艺术家及各界人士配合下,完全可能把中国的公共艺术做强。因为中国有它自己的特点,比如说我们到西方城市去看公共艺术非常漂亮,但是我总觉得漂亮之余好像缺点什么。而中国文化有一种内在东西,意在言外的东西,比如说中国古代城乡规划,那么我们看他整个乡村,他就不是单独像一排排列非常整齐漂亮东西。英国科技史家李约瑟就曾说“再没有其他地方表现得像中国人那样热心体现他们伟大的设想‘人不能离开自然的原则’”。我觉得这就恰恰是一种公共艺术在乡村中,在城市中的体现。我们当代实际上是要把中国传统的城市建筑精华提取出来,创造当代公共艺术。

刘美霞:我们也看到过房地产开发企业探索中式建筑模式,比如把徽派建筑元素用于高楼上面,但好像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形成潮流,仅仅是个别楼盘使用。不知道赵主任你是不是跟我同样感觉?

赵路兴:好的建筑应该是真正有时代特点,反映现代建筑技术的发展,又能与我们民族文化传统有机结合。不只是戴徽派帽子,国外一些优秀建筑的风格都是可以做的。

可能是因为我们开发模式的问题,解决短缺压力的问题,所以大家在做开发建设的时候都很着急,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急功近利,建设周期很短,而且设计没有很好机制。吴宜夏院长在这儿,她设计的领域不止在公共艺术方面,规划设计都有涵盖,实际上给我们的规划师、设计师留下的空间舞台并不大。所以我们这十年应该说也是一个阶段性特征,就是解决突出的短缺性问题,人均住宅面积迅速从10平方米到33平方米,不可能在整个建筑风格、内在品质上精雕细刻,如果这样要求有点太苛刻。但是现阶段来说,紧缺问题解决以后,我们现在提转型发展,对各种不动产产品,尤其住宅,现阶段应该提出这种要求。除了公共艺术以外,我们整个建筑风格的先进性、民族性,产业化的节能,包括建筑的寿命周期,我们都必须做。建筑不是简单戴西洋的帽子,戴民族的帽子,应该有机融合建筑风格。关于公共艺术,我觉得刚才王老师说特别好,我们看西方的公共艺术,大教堂就很突出,城市雕塑也很突出。其实我们中国的公共艺术跟我们生活已经紧密结合起来,像北京四合院的门墩,有实用性功能,又是家庭身份、地位等级的象征,北京胡同本身也是一种公共艺术,中国古代的公共艺术水平非常高,已经融入到整个居民或者市民生活里头来。刚才刘美霞处长也讲到旧建筑改造问题,过去我们就是喜欢拆,拆旧建新的思路要变一变。这样民国建筑、50年代建筑、60年代建筑、70年代建筑、改革开放以后的建筑都会留存下来,反映一定的时代特色。刚才吴院长提到公共艺术不是简单搞几个雕塑,搞点绿化,建筑的形态、外立面、材料、色彩都要体现这些东西。我们的小区配套设施怎么能够体现这种生活,这种方式,这些东西在这次的十四届住博会应该是开始破题的,希望以后能够更好服务住宅产业的发展。

刘美霞:我想请吴宜夏院长就这个问题继续给我们阐述下,因为您在设计中既要面对开发企业,又要把我们想追求美好的艺术融入在开发建设中,就这方面再给我们分享一下。

吴宜夏:我有很强烈的愿望谈这个话题。我觉得这个行业当中开发商是主体,但整个城市真正的操盘手其实是政府。在咱们中国,决定城市形态的主体力量目前还是政府层面。我觉得像您刚才讲的城市风格何去何从?我们的城市文脉如何在已经被切断情况下进一步延续下去?中国城市要找到自己特点,一定要回头找到我们的文脉在哪里,乡愁在哪里,属于中国人对人居环境理解,我们主体是什么。中国人自己的观念中觉得舒服的环境到底是怎样的?与西方的观念不同。中国传统的城市、乡村从整体来看本身就是艺术的。我们的建筑不像西方那样,一个教堂放那儿,建筑本身就是艺术品,西方艺术是三维空间立体的,而中华文化更内敛、含蓄、融合。我们的乡村是整个人居环境的大概念。在寻找我们自己的风格艺术形象的时候,实际上有很多题材可以去挖掘,去表现。刚才王明贤老师提到的建筑师,他们在一线进行着非常重要的探索性的工作,我非常高兴有这样一批年轻的建筑师和公共艺术家在寻找我们自己本土文化的根和灵魂,我觉得这是非常好的倾向。所以说,有他们的能力和探索,对中国城市的未来和公共艺术,我非常乐观并充满信心。我想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层面,但是这个是微观,是一个具体的设计问题。

实际上,今天在这儿我想说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为什么这一次展览叫做“城市再出发”。我们的城市随着经济方式转型,也在走一条转型发展的道路,所以这一次要把展览定义为城市再出发。我们过去走的是大拆大建的道路,卖地经济,建新城,建聚集型大城市,可是发展一段时间以后,变成鬼城,空城,没有人气。没有人气就不会形成真正舒适的城市环境氛围,现在我们意识到大拆大建式地建新城,无限制扩张,不是可持续性发展形态。我们现在把眼光要拉回城市的核心,也就是对城市既有存量空间关注,我们要关注城市内涵式发展,虽然我想这种大城市转型也为我们城市未来如何能够将我们文化艺术更好地跟城市形态,跟建筑结合起来,也是关键的十字路口。我们过去追求量,追求速度,现在我们追求质量,追求品位,追求文化。只有基于这些大的前提和背景之下,我想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包括住宅产业,好的品位楼盘,好城市综合体,城市公园,才有可能产生文化上的飞跃。

有的时候我在工作过程当中,也会经常碰到政府一些领导,我们会积极向他们讲述我们对于城市公共艺术发展方面的一些见解和看法,希望借助艺术对城市发展进行推动,我想,对于城市经营者来说经济发展是很重要的驱动力。

再讲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特别想对城市政府和开发商讲几件事情,第一就是公共艺术能为你带来什么?有的时候大家一提到艺术就觉得是花钱的事情,比如艺术百分比,通过行政法律制度强制要求拿出来做公共艺术。艺术文化比起其他相对弱势。反过来,城市开发商、政府会说一句话:公共艺术能够为区域带来什么?我们讲一讲正能量的东西。为什么会有空城问题?首先是因为人口聚集不起来。城市建设违背城市正常发展规律,没有产业集聚,大家在这儿没有工作,没有业态,所以没有人气。另外一方面我认为是因为我们的社区没有精神,没有灵魂,没有文化,这也是很关键的一点。社区没有能力去把人聚集起来,缺乏文化感召力,而公共艺术可以为城市带来魅力,增添灵魂。第二,公共艺术能够打造城市品牌,这是一本万利的事情。大家都知道克里斯托那一年包裹德国议会大厦。当地政府部门有统计数字,那一年夏天,整个德国带来的入境人口增加是500万还是多少,是大数字,那一年为他们整体城市旅游带来多少万欧元,数字非常庞大。最终不是克里斯托,而是德国政府赚大了,这是成功的城市品牌营销。借助艺术家作品为整个城市打开一片崭新的领域,创造重要吸取眼球的机会,我们的城市领导们为什么不学习?

第二个案例举个城市的例子就是巴塞罗那。借助公共艺术计划,非常成功地用公共艺术来营销整个城市。当我们走在巴塞罗那街头,从老城到新城,真的是非常震撼。来自于西班牙文化那种生长于那片土地的文化艺术真的很感人。通过公共艺术计划让巴塞罗那从欧洲二流城市进入一流城市,再加上奥运会的举办,完全重新打造了这座城市。我看到这个案例以后非常感慨,我在想我们的政府领导应该都往四两拨千斤的巧劲上多下功夫,打造城市软实力。我们现在不缺大的硬件设施,恰恰缺乏通过文化艺术对城市进行营销,城市文化事件往往能使城市一举闻名。我们想通过住博会让公共艺术与住宅,公共艺术与城市互动交流,真正唤起不管开发商还是城市经营者对公共艺术的真正重视,这是我想说第一点。

第二点是艺术这件事。实际上咱们要是说现在城市的领导不重视艺术,真的是委屈了大家。大家现在都搞雕塑,问题是谁来评价这些雕塑,谁来评价公共艺术,这是另外一个话题。我想在这里强调一点,艺术本身具有它的独特性,具有一些标准和品位。我建议我们的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的时候除了公共艺术百分比,重视公共艺术的规划,重视公共艺术与城市设计对接,城市开发对接等一些手段保障之外,一定要在如何建立有品位的公共艺术方面,要借助专家的力量,借助评论家的力量,更要借助老百姓的力量。公共艺术之所以存在就是一种公共服务,每一个人都有权力对它进行评价。公共艺术选择制度、落地监督评价方面也完全可以学习一些类似公共艺术百分比等先进的操作方法,这样在制度上保证我们的领导,保证城市,保证开发商将来能够把城市真正好的公共艺术建立起来,这是我想说的一些想法。

刘美霞:吴院长给了我们非常好的案例,尤其是巴塞罗那公共艺术计划,能够使二流城市成为热门的旅游目的地。

吴宜夏:像伦敦、巴黎、芝加哥都有很好的公共艺术案例。

王明贤:我补充一个案例,西班牙毕尔巴鄂是一个已经衰落的工业城市,上世纪90年代邀请了美国著名建筑师弗兰克•盖里设计了西班牙毕尔巴鄂古根海姆美术馆。这个建筑建成以后,使毕尔巴鄂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旅游城市。政府花两亿欧元盖建筑,结果每年创收200亿欧元,完全是一本万利的事情。

吴宜夏:好的公共艺术事件确实对城市有四两拨千金的作用,包括大黄鸭。如何利用好公共艺术推动城市发展,把现象变成真正的行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刘美霞:去年我在恩施挂职呆了差不多一年,总在与相关领导探讨。因为恩施本身是自然环境非常好的地方,又是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有很多底蕴在里面,但是怎么能把它的建筑做好,很好地去传播它的内涵,应该作为一个个体案例去进行深入的分析。但是恰恰是这种东西,大家都觉得比较虚。虽然大家有很多的想法,但到真正把它变成一个投资行为,往往面临很多决策风险。像这样的“老少边穷”的地方,地方财政没有多少钱,有点小钱又觉得做这种投资会有很大风险,万一营销不成功,不会对地方经济带来实实在在的拉动,这也是好多城市之所以不敢往前走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其实我们现在真的应该请这些艺术家们、建筑师们,包括园林、城市规划师们,要对一些城市进行因地制宜的个例分析。先拿出几个点出来,这样的话才能真正使这些没有什么工业,但本身已经有好的基础的城市,帮助他们打造起来,未来可以在这方面好好探索。

今天大家聊的非常深入,对城市政府,对开发商,包括对消费者,我们都有一些建议,尤其是这次各位大家花了了很大心血做的神秘中场肯定能为我们广大的展览参与者,各地来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领导形成强烈的震撼。我个人知道你们在做这个设计,但是也不知道到底会有什么样的呈现,我也非常期待。非常希望吴主任的团队继续支持我们住博会的工作,能把公共艺术研究权威的案例呈现给我们广大的网民,也呈现给参加展会的几万人群体,包括北京的老百姓。我希望艺术真的是没有像我们说的那样感觉跟我们离的那么远,让大家能够感受一下艺术。

我还有一个建议,希望你们能在神秘中场里有一些针对少儿艺术普及的活动,这对我们未来城市发展更为重要。我们目前国家教育体制就是应试导向,使得我们相当多的家庭把艺术这方面修养都放到稍微靠后。如果借助住博会这样的展会使得小朋友能够亲身感受到艺术对他们的生活这么密切相关,我想可能更有意义。吴主任,我们这个神秘中场要不要揭点秘?

吴鹤林:王明贤老师是这次展览的策展人,请他给大家谈谈。

王明贤:这个神秘中场其实我们考虑这个问题和刘处长提出来问题不谋而合,就是关于中国城市的问题,建筑的问题。我同意刚才赵主任讲的,建筑并不是简单地把徽派符号引用上去。我们神秘中场有一个作品就叫《城市山水》,是青年建筑家马岩松的作品,在现代化建筑中你能体会整个北京城市山水感觉。

刘美霞:北京城市山水方向的探索,跟我们在座每个人生活都息息相关,非常期待。

下面请每个嘉宾用一句话结束我们访谈。

赵路兴:希望城市公共艺术能够和我们的家居生活结合起来,让大家过得更美好。

王明贤:公共艺术是大众的艺术,我希望公共艺术走进千家万户,走进我们城市。

吴鹤林:推动公共艺术发展是城市公共艺术研究中心不可推卸的责任。

刘美霞:也是很艰巨任务,让我们共同努力,不仅仅是诚实公共艺术研究中心一家的责任。

吴宜夏:我想说公共艺术是属于公众的,我希望它能够来自于公众,回馈于公众,由公众参与,与公众互动,一起让城市生活更美好。

李丹:在公共艺术还没有切实走近你的时候,请你先走向公共艺术,99日到11日到E1馆来看我们的展览吧。

刘美霞:愿住博会越办越好,愿公共艺术走向北京人的生活,走向大众生活!  

close